开云官网入口

宁波一发狠南京坐不稳

  但是,随着2024年前三季度各地GDP揭晓,宁波迅猛的发展势头引起关注。其中颇受瞩目的是,宁波前三季度GDP达到12644.3亿元,超过青岛,离天津仅有不到30亿元的距离。

  也就是说,宁波超越天津,正在成为现实,接下来的目标就是“苏A”南京。换言之,宁波把压力给到了南京——它一发狠,南京可能坐不稳了。

  笃定的原因是,首先,宁波与南京的GDP差距并不大,到今年前三季度,两城差距只有480亿元。

  其次,宁波前三季度的GDP增量为827亿元,位居全国第七。前十没有南京的身影。

  再者,前三季度,宁波实际增速为5.3%,南京实际增速为4.4%,在全国26个万亿城市中位列倒数第四,仅高于佛山、广安、广州。

  秦朔老师曾撰文称,“宁波企业,就走在这样的路上。他们掘金蓝海,他们转型业态,他们创新技术,他们拥抱新世界。”

  “我第一次来慈溪是上世纪90年代,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地主管外贸的干部。当时,他问民营企业家,愿不愿意跟他去欧洲考察。企业家们说不愿意,没有闲钱。干部说,我们掏机票钱,你们愿不愿意去,企业家们说可优先考虑。于是,慈溪企业便随政府一起去欧洲各大贸易展会参展。去了发现,原来一个插座可以卖到几美元到几十美元,于是拿着蛇皮袋,背着一袋袋插座回来拆开、研究、仿制,完成了最初的产业化,最终依靠成本优势主导了市场……”

  靠成本优势主导市场,带来了快速的发展,周其仁认为,这种路线“不可持续”,因此,还是要回到从原理出发,从摸索自然规律出发,“看看这个原理有没有新的技术支撑,技术能不能整合成产品,产品能不能跟消费者的需求结合”。

  周其仁也提出,唯有创新,唯有独特性的产品,才是出路,才是破除“成本诅咒”的关键,才能为中国制造“提气”。

  2017年,工信部公布的首批10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,宁波仅有2家入选。其中一家,主打汽车工业零部件,生产涡轮增压器等产品,另一家则提供数字通信、数字能源的产品与解决方案。

  工信部名单的发布有如方向指引,同一年,宁波出台《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》等多项有关政策,实施制造业“单项冠军”企业培育专项行动,“以市场占有率为导向,建立了一整套分类分级、动态跟踪管理的企业梯队培育清单”。

  政府推动,不只是促进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氛围的形成,更有助于科研人才集聚,更推动企业转变思维,通过加码技术创新,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,打造“独特性的产品”来赢得市场主动权。

  宁波一家公司的总经理王军成对媒体坦承:“以前我们只是接单根据相关要求设计,但不懂背后原理,后面就突破技术难题,能够准确的通过发动机输出功率、额定转速,正向设计皮带的宽度、厚度、长度,确定张紧方式,最终参与传动系统的设计、与整车厂合作。”

  围绕单项冠军培育,政企联手耕耘了7年。2020年,宁波还签署“军令状”,推出“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行动路线”。

  结果,今年3月,宁波新增2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,“单项冠军”总量已达104个,成为全国首个“单项冠军”破百的城市,是名副其实的“单项冠军之城”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技术创新也好,“单项冠军”也罢,都有一个传统制造业的“底子”,不能离开这一“底座”的强力支撑。

  “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未来的发展报告”显示,宁波市第1-7批国家级单项冠军从事主流产品时长,10~20年的有30家,20~30年的有35家,30~40年的有12家,40~50年的2家,50年以上的有3家。

  当然,培育单项冠军的同时,传统制造业的“底座”也随之更新,宁波发力数字化转型,支持工业软件行业,加速从制造走向智造。

  今年前三季度,宁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8%。其中,汽车制造、金属制作的产品和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实现21.8%、16.3%和8.7%的高速增长。

  从新兴产业看,前三季度,宁波人工智能、高端装备、战略新兴和高新技术等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.7%、13.4%、13.3%和9.9%。

  “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”之称,制造业基础深厚,用《南京日报》的话来说,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

  这四大支柱产业即是南京经济的“基本盘”,占南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.3%。

  南京2023年统计年鉴显示,2022年,南京拥有6个千亿产业,分别是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,化学原材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汽车制造业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,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。

  也是在2022年,宁波拥有7个千亿产业,分别是汽车制造业,化学原材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,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,通用设备制造业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。

  事实也是如此,宁波、南京都有传统制造业的深厚基础,都有“底座”的支撑,也都在转型,但深入看,着力点不同,结果也存在非常明显差别。

  就营收最高、最低的产业来说,南京营收最高的是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,当年揽下2318.6亿元;营收最低的是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,当年揽下1190.4亿元。

  宁波营收最高的是汽车制造业,达到3170.6亿元;营收最低的是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,也有1310.2亿元。

  就热门的汽车制造产业来说,在南京,汽车制造产业只有1530.5亿元营收,在千亿产业中属于“中间”产业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“电进油退”趋势下,宁波汽车制造业更多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,南京身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特色不大明显。

  报道称,南京要持续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加快石化产业转型升级,推进汽车产业体系优化调整,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,持续放大四大支柱产业优势,不断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

  从产业现实看,显然,南京需要持续提升千亿产业的“含金量”,从支柱产业到新兴起的产业,都要尽可能扩大、拓展营收。

  毕竟,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城市TOP10,宁波以2.48万亿元营收位居第7,南京远在10名之外,足够说明问题了。

  另一方面,鉴于南京GDP实际增速较低,有媒体断言,“今年四季度,天津、宁波、青岛都有可能超越南京,冲刺‘十强’”。

  谁超越南京尚不可知,能确定的是,全国“万亿之城”第10名这一个位置,南京很难坐得稳了。

  对于宁波、南京近年的发展差异,有一种说法是,前者是外向型经济,主打出口,后者是内向型经济,主打内需,二者不同的增长趋势,也与全国外销、内销不同的增长态势密切相关。

  这当然是某种现实,但周其仁建议宁波企业,不要将内销、外销分得太清楚,“要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去分析,去调研”。

  在这方面,南京企业同样值得思考、探索——想打开更多更大的市场,就需要拆掉思维藩篱,全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,向新,向优,向未来。

  参考资料:城市财经,《冲击GDP前十!宁波超天津,没有悬念了!》;21世纪经济报道,《单项冠军之城宁波的智造转型:以工业软件为突破口,补人才、科创短板》;南京日报,《南京:传统产业“焕新”,支柱产业支撑力强劲》;东南财金,《疫情下如何突围?周其仁在宁波调研,表扬了2家企业,驳斥了一种做法》。

  宁波确实对未来智能的投资是很给力的,我们云锦微智能的识别一切#具身边缘脑#今年先后获得了宁波姚江英才,甬江人才的两级人才项目,明年可以放手小冲一把,为宁波的增长做点小贡献。

  六味地黄丸作为滋阴补肾的代表中成药,一直以来都被普遍的使用,不少人还会把它当作滋补药,自行购买服用,下面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六味地黄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,让大家更透彻地了解一下这个“明星”药物。好药也要用得对、用得好!

  工作电脑私藏64G不雅视频被开除!员工:存了,但没看!赔我41万,还要一路告!

  一员工在工作电脑中私存64G的不雅视频和图片结果被公司发现,公司怒将其开除!员工不服:我存了,但没看!公司是违法解除!双方闹至法院,结果会怎么判?一起看案例!事件回顾黄某于2007年7月2日进入上海某公司工作,担任软件测试工程师。

  由于花青素、生物类黄酮等含量尤为突出,车厘子堪称一座营养宝库,也被称为“水果红宝石”。最近,关于车厘子的话题引发了市民的关注。眼下,随着海运车厘子的增多,价格比起刚上市时降幅超过50%,同时车厘子的销量见长。

  老话说,树老先老根,人老先老腿。本来,谁都觉得这句话应该出现长辈群的视频吧,上周末爬过一次渔洋山之后,小编的想法变了。

  12月30日,有网友吐槽广州花地湾地铁站新装修的进出站口外观像棺材,引发关注。当日,广州地铁集团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回应奔流新闻记者采访时称,目前尚未装修完成,设计灵感来源于木棉花花瓣。